据环球网报道股票配资app,8月12日,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,美国国债总额已超37万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中美发布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引发全球关注。美债飙升与中美经贸关系变动交织,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?
美国国债规模一路狂飙。2024年11月刚突破36万亿,短短数月便跃至37万亿之上。与2020年初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相比,这一突破提前了好几年。美国政府长期依赖举债维持开支,利息支出负担愈发沉重,致使债务增长不断加速。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29.18万亿美元计算,当前美债占GDP比重约达126.8%,这一数字令人咋舌。
美国彼得·彼得森基金会主席迈克尔·彼得森直言,美债飙升清晰表明美国财政道路已不可持续。换算下来,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高达10.8万美元。并且,美债增速极快,相当于每分钟增加350万美元,每小时增加2.129亿美元,每天增加51亿美元。如此巨额债务,已成为高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展开剩余73%特朗普上台后推行关税战,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、推动制造业回流。对多国加征关税后,美国关税收入短期内有所增加,部分国家在其压力下选择妥协。可现实却给了美国沉重一击。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进口商品支付更高价格,企业成本大幅上升,投资与生产活动受到抑制。从4月到现在的对抗已经证明了一件事,一旦中美贸易链断裂,美国经济会先崩盘。美国消费者需要中国商品维持生活,制造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,甚至军工生产都受制于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,可以说中国对美出口的不可替代性远超任何国家。
特朗普的关税战,不但没有实现“让美国再伟大”的目标,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。美国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,只能进一步增加债务,使得美债规模不断膨胀。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反噬,正在逐步显现。
在这场中美经贸博弈中,中国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坚定立场。面对美国关税施压,中国经济并未如美方所愿出现崩溃。中国拥有庞大国内市场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,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.5%,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。中国制造业体系完备,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,美国难以轻易找到替代。
在稀土等关键领域,中国掌握着主导权。中国控制全球92%精炼产能,对稀土等关键金属与矿物质建立了出口管控机制,让美国意识到其制造业生产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远超想象,军工生产都会被中国制裁打断。在芯片领域,尽管美国实施出口管制,但中国积极推动自主研发,国产芯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。并且,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英伟达H20芯片进行审查,发现其存在技术落后、安全隐患等问题,有力回击了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出口对中国进行限制的企图。
面对中国在经贸博弈中的强硬表现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态度发生转变。他承认中国是美国在谈判中的“强硬对手”,并认为中国在谈判中“紧逼”美国,这种策略前所未有。此前,他还否认了中国会向美国大额投资的说法,直言美国想要的关键产业回流,中国不会让步。
美国前任财政部长耶伦也打破沉默,将中国称为“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最大的竞争对手”,强调中国是“新的、最难对付的存在”。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更是直言,特朗普政府的经贸政策最终只会让中国成为赢家,美国则可能走上战后阿根廷的道路。这些美国财政高官的表态,反映出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,正逐渐意识到自身筹码的减少,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日益提升。
美债破37万亿背景下,美国在中美经贸博弈中面临巨大压力。一方面,美国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债,维持其债务运转;另一方面,美国又试图在经贸、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限制。但从目前情况看,美国的这种矛盾做法难以持续。
美国若继续坚持强硬立场,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,不仅无法迫使中国让步,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自身经济利益。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股票配资app,经贸关系紧密,合作才能实现共赢。美国若想缓解美债压力、促进经济复苏,就需要调整对华政策,寻求与中国的合作。而中国在未来的博弈中,将继续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,以强大实力与坚定立场,在国际经贸舞台上赢得更多主动权。这场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,未来走向如何,全球都在拭目以待。
发布于:江苏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